學習內容
圖書科的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及習慣,讓他們喜愛閱讀,也懂得閱讀。因此,圖書科教材把課堂上需要學習的知識,融入故事情節之中,以故事形式表達,希望以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學習方式,引發學生對圖書科的興趣,學習圖書館技能及閱讀策略。






Highlights of our English Curriculum:
- Develop gifted education as part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 Use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in regular classroom
- Extra topic-related readings
- 1 – minute speech program
- Arrange pull-out programmes for students with outstanding results in English
- English Ambassadors
- Creative Writing Class
- Happy English
- Youth Forum
- Reading Buddy Programme
- Enrich th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environment
- Quality Education Fund Thematic Network – Schools Project: Promoting Reading across Curriculum (RaC) through e-Reading(non-fiction) using e-tools.
- Project CEO 2.0: It strengthens learn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holic Education 5 Core Values (Family, Truth, Love, Life and Justice), which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and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Catholic Diocese through values-based English reading with IT tools and resources support.
- Home Reading Programme : The Home Reading Programme allows students to borrow books to read at home and return them the following week, fostering a love for reading and enhancing literacy skills.
- Storytelling Workshops: They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ir creativity and enhanc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through engaging storytelling activities and practices.
- Create a friendly reading environment at school and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English books
- Reading Buddy Programme students with high English ability help teach P.1-2 students with low English ability to read aloud during the reading period on Tuesdays (during lunch recess)
- Consolidat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through:
- School-Based Task Books
- Writing tasks
- Enhanc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speaking English
- Terrific Tuesday! (English Speaking Day)
- English Talk Time Activity
- Weather Report Activity (P.1-2)
- Show Time Activity (P.3-6)
- Campus TV
Objectives of NET Scheme
- To provide an authentic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and develop their confidence in using English for communication.
- To develop innov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materials, curriculum and activities suited to the needs of local students.
-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ers.
- To disseminate good practices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ed within the scheme through regional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mes, such as experience-sharing seminars/workshops and networking activities.
相關文件
English Dictation Reading
2024 - 2025 Term 2 English Dictation Recordings
Primary 1
Primary 2
Sight Word Reading
小一銜接課程學習冊Primary 1
Primary 2
Primary 3
中文科課程涵蓋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與語文自學九個學習範疇。
為讓幼稚園升小一的同學能儘快適應小學的語文教學,於小一開學首周增設校本幼小涵接課程「我是小一生」,課程結合繪本、情境及遊戲,藉此提升小一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此外,小一及小二增設「語文基地」校本課業,以配合校本課程的發展,藉此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得到最適切的學習機會。
本校亦於初小推行「小學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把具備完整架構的「悅讀‧悅寫意」課程與校本課程結合,學生從活動及遊戲中愉快學習,並透過持續檢視學習成效,讓不同能力的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及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
本校亦在課程中加入古詩文學習,並透過教授《趣學古詩文》,提升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並通過對中國文化、文學的認識和欣賞,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正面積極的價值觀。
本科每月設閱讀獎勵,鼓勵學生多閱讀,提升閱讀能力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寫作教學方面,本校推行校本寫作課程,教授學生運用高階思維策略構思概念圖,並加入創意寫作的教學元素,豐富他們寫作的思維,激發學生創意,同時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為提升學生對中文的興趣及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本校推行多元化的科本活動:全校推行「燈謎活動」、「中文主題學習週」、「校內寫作比賽」及「硬筆書法比賽」;一年級至二年級推行「詞語大激鬥」;四至六年級推行「成語遊戲小課堂」。
音樂科旨在發展同學的創造力、培養審美的能力及評賞音樂的能力,並建構音樂知識,從而培養對音樂的終身興趣。而本科透過音樂科三大元素:創作、演奏及聆聽的課堂活動,讓同學認識並享受音樂,並沉浸於音樂之中。音樂室設有主題壁畫,為同學營造一個富有音樂氛圍的學習環境。另外,兩個音樂室亦已配備電子白板,讓同學有更佳的學習設備,增加學與教效能。
本科亦致力為同學提供不同的演出機會。「福德星閃閃」音樂會讓同學表演唱歌或彈奏樂器,展示音樂才華。本校合唱團亦會參加香港學校音樂節合唱比賽,亦會於不同場合演出,鍛鍊同學的自信心及提升音樂才能。另外亦積極推薦同學參加香港校際音樂節比賽。
音樂活動方面,本科為同學舉辦如音樂週及音樂會等不同音樂活動,讓同學親身體驗音樂,享受音樂。此外,為鼓勵同學持續參與音樂活動,本科設立「我是音樂家」音樂科獎勵計劃,以獎勵願意演唱或演奏及在音樂科表現積極的同學。
另外,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及提升其共通能力,本校特別為五、六年級設計多元化的課程,本年度共設九組,讓學生可根據其興趣及專長,選擇合適的課程深化學習。戲劇自選課程包括:小演員訓練班、戲劇夢工場及劇樂大搞作。
學期完結時,每位學生均會在「成果展示日」作戲劇表演,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
要讓學生學習數學,沒有一個方法比讓學生積極投入探究更好。因此本科致力讓學生主導課堂,在課堂上透過「動手操作」引起學生興趣,同時亦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要知道學習數學的目的不是要解答功課上的難題,而是讓學生把探究得來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活學活用。
本校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配合同學的動手操作活動,如分組、遊戲及實驗等,提升同學的學習效能。此外,本校亦擅長使用電子教學,讓同學可以透過不同種類的學習工具探究數學知識。本科希望同學在學校不只是學習知識,更能夠體驗發掘知識的過程。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工作紙上加入了有解題及教學短片的二維碼,同學可按個人需要自行透過短片進行自學。
數學科本學年繼績與外間機構合作,建立了網上學習平台。平台按每一位學生的能力,提供程度合適的網上練習給學生,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可在課餘時間有挑戰自己及鞏固所學的機會。
此外,數學科設有課後的數學尖子班,讓一眾數學尖子接受更高層次的數學訓練,並提供校際數學比賽的參賽機會,使同學定可各展所長。
課程強調創意和表達,鼓勵學生透過繪畫、設計和手工藝等方式發揮想像力。課程內容涵蓋不同媒介和藝術表現技巧,讓學生了解藝術的多樣性和文化背景。同時,視藝科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評賞能力,使他們能夠欣賞與分析藝術作品。透過合作活動和個人創作,學生不僅能提升藝術技能,還能增強自信心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校實踐天主教學校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培養學生「愛主愛人」的精神。透過認識耶穌基督,讓以「愛」為基礎的價值理念植根在學生的心靈,學習尊重和珍惜生命,並憑著信賴基督過更豐盛的生命。
本科重視培養學生聆聽、說話及朗讀能力,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增進與本科有關的語言知識,以及對中國文化的認識。語音系統教學編排理念清晰:本科特意在小一至小二完成漢語拼音教程,讓學生掌握了拼讀的知識和技巧後,可自行拼讀;建立了拼讀基礎後,在小三至小六,則會強化學生的聆聽、說話、朗讀和譯寫等能力,並提升學生對普通話日常生活用語的認知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普通話的興趣和自學能力。
為豐富校園普通話語境,鼓勵學生多說普通話,學校不但設定星期三為「普通話日」,還成立一組普通話大使,舉辦多元的活動,例如普通話攤位遊戲、普通話故事哥哥姊姊、普通話點唱站、影片共賞等。此外,本科還特設多元的課後普通話興趣班,如唱遊班、拼音及會話班、升中面試班、小領袖口才訓練班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及應用普通話的機會。
為配合電子教學及STEAM教育的發展,本年度電腦科優化校本課程,在小一至小六加入編程、多媒體創作及人工智能元素,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此外,雖然「Coolthink@JC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告一段落,但課程內容已被整合至六年級電腦課程,幫助提升學生的邏輯及運算思維能力,達致「To Think、To Play、To Code、To Reflect」的目標。藉著多元化課程,希望讓學生緊貼日新月異的科技轉變,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成就日後的創科人才。本科亦重視培育學生使用網絡的正確態度,每學期均設資訊素養課題。
在科學及科技教育上,本校著重讓學生主導課堂,增設STEAM課堂時間,以「動手操作」模式進行探究式學習,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動機。我們期望學生把課堂中經過探究學習得來的知識,轉化為內在經驗,應用於生活中。本科亦致力優化各級筆記,在各級的筆記中加入適異性層次提問和從形式上改動,以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提升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