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

課程特色

課程特色

  1. 自主學習︰本校透過不同策略及活動,培養學生自學精神,同時採用混合式學習,有效運用課時和學時,透過合適的學與教模式,期望學生能充分運用學時,進行自主學習。
  2. 照顧學生多樣性在課堂上老師會透過適異性教學策略,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如不同層次的提問、合作學習、分層課業、延伸活動等,以照顧不同需要的學生。
  3. 語境教學本校著重兩文三語,鼓勵學生以英語及普通話交談。特設逢星期二「英語日」(Terrific Tuesday)及星期三為「普通話日」,讓學生於校園語境內多以英語及普通話交談。
  4. 跨課程主題研習在二年級及三年級推行跨課程主題研習,整合中文、英文及數學三個學科的不同學科知識,透過創造包容性學習環境、豐富的學習體驗及課業,激發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及思維能力。

 

STEM 教育推展計畫

  • 普及課程

  • 普及課程

演藝教育

於時間表上,上下學期共20節課,每節1小時

  1. 一年級

  2. 二年級

    校本戲劇課程
  3. 三年級

  4. 四年級

    校本戲劇課程
  5. 五、六年級

    自選演藝課(綜合)
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

本校中文科設「我是小一生」課程,結合繪本與遊戲,提升小一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並於初小實施「小學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把「悅讀‧悅寫意」課程與校本課程結合。本校亦加入古詩文學習,提升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同時培養積極正面的價值觀。

Since September this year, the Education Bureau’s Space Town English Literacy Programme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Primary 1. The programme is taught collaboratively by our 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 (NET), English teacher, and classroom assistant. Through activities such as storytelling and phonics games, the programme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develop their reading skills, and cultivate an interest in reading.

本校課程以電子學習平台照顧學生個別需要,促進個人化學習。校本教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讓學生即時獲得回饋。為激發學習興趣,課室內數學挑戰站會定期更新趣味題目,讓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於生活,營造濃厚數學氛圍。

本校常識科致力推動多元化學習經歷,奠定學生在科學科技教育、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知識。在課程上,本校設立STEAM課堂,讓學生以「動手操作」模式探究學習。各級亦推行個人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發展「學會學習」的精神。

本科重視學生的聆聽、說話及朗讀能力,並培養自學能力,增進語言知識與中國文化認識。小一至小二完成漢語拼音教程後,學生能自行拼讀。小三至小六則強化聆聽、說話、朗讀及譯寫能力,並提升普通話日常用語的表達。學校設立「普通話日」,成立普通話大使,舉辦多元活動,還開設多樣課後興趣班,提供更多學習及應用普通話的機會。

 

學習活動

普通話日 (整學年 每個月第三周的星期三)

普通話大使_午間伴讀 (十二月份起週四午讀時間)

普通話小劇場(小一至小三) (十月份至十二月份)

普通話升中面試班(小六) (十二月份至翌年二月份)

校際朗誦節比賽(十一月份起)

根據課程發展議會藝術教育委員會編訂的「藝術學習領域─視藝科課程指引 (小一至中六)」(2024)及本校的現況,本校對視藝課程的展望為︰

1. 培養學生對視覺藝術的終身興趣,促進身心健康。

2. 通過視覺藝術,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國民身份認同。

3. 發展聯繫、綜合視覺藝術和不同知識的能力。

4. 拓寬藝術表現空間,培養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態度。

5. 通過學習視覺藝術,培養學生國際視野。

圖書科的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及習慣,讓他們喜愛閱讀,也懂得閱讀。圖書科教材把課堂上需要學習的知識,融入故事情節之中,引發學生對圖書科的興趣,學習圖書館技能及閱讀策略。

TestTest
gagaggagag

2025 - 2026 年度

  • 吱吱

    2025年10月

    推薦老師:石詩雅老師

    內容

音樂科依據教育局的音樂科課程指引編寫校本音樂課程,每級的課題均包含培養創意力及想像力、發展音樂技能與過程、培養評賞音樂的能力及認識音樂的情景四個學習目標而每個年級的教學計劃均包含音樂教育的三大範疇:聆聽、演奏及創作。 本校推行「一人一樂器」計劃,為一至二年級學生提供校本鍵琴課程,三至六年級則有校本牧童笛課程,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經驗;本校各級亦設校本視唱課程,培養學生視唱技巧,提升節奏感及音樂感。 音樂科設有「音樂習歷程檔案」,讓學生更能鞏回所學,同時推動互相欣賞的風氣。

人文科的課程重點在於協助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學生於課堂中完成人文科學習歷程檔案,學期末完成個人專題研習,透過多元化的探究式和體驗式學習活動,檢視學習效能,反思和調整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科學科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為本」,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和「動手動腦」的探究活動,結合課堂以外的多元學習經歷,讓學生對科學與創新科技產生興趣,進而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積極推動社會發展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素。

為配合電子教學及 STEAM 教育的發展,校本課程包括編程、多媒體創作及人工智能元素等主題,提升學生的邏輯及運算思維能力,達致「To Think、To Play、To Code、To Reflect」的目標。

有效及符合道德地使用資訊的相關能力及態度對學生終身學習及自主學習尤為重要性,故每學期均為學生設計與資訊素養有關的課題,培養學生成為一個能有道德地及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的良好公民。

本校體育科課程多元化,著重培養學生的體能、協作及運動技能。校本課程按年級設計,循序漸進:一年級學習閃避球、二年級小型網球、三年級躲避盤、四年級巧固球、五年級欖球,六年級則挑戰棍網球,全面提升學生的運動素養與團隊精神。

本校實踐天主教學校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並配合校本價值「堅毅」,培養學生「愛主愛人」的精神。透過認識耶穌基督,讓以「愛」為基礎的價值理念植根在學生的心靈,學習尊重和珍惜生命,並憑著信賴基督過更豐盛的生命。

戲劇課

為提升學生的人際關係、自信心及創造力,戲劇課透過「三元學習︰表演、創作和賞析」的教育理念,豐富學生作為演出者、創作者及參與者的知識。

本校將為二、四年級學生提供全年的戲劇課程。課程不僅教授戲劇的基本舞台技巧,還讓學生在課堂中參與劇本創作、編寫故事內容及製作道具,旨在提供更全面的藝術學習經歷。此外,四年級的學生將由外聘專業導師授課,讓他們能更深入地了解戲劇的精髓與實踐。

另外,為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及提升其共通能力,本校特別為五、六年級設計多元化的課程,本年度共設九組,讓學生可根據其興趣及專長,選擇合適的課程深化學習。戲劇自選課程包括:小演員訓練班、戲劇夢工場及劇樂大搞作。

學期完結時,每位學生均會在「成果展示日」作戲劇表演,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

舞蹈課

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舞蹈課堂上除了教授現代舞的基礎動作和知識外,還要求學生參與創作,編寫舞蹈故事內容及設計動作。 舞蹈課為一、三年級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藉以鼓勵培養多元興趣,一年級學生有機會以班本形式學習西方土風舞、KPOP或爵士舞,而三年級學生則由外聘專業導師教授K-POP或街舞。

演藝課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體驗,從五年級開始,學生都可以按意願選擇選修不同範疇的演藝課程。學生亦可根據其興趣及專長,於所選藝術學習領域深造發展。 演藝教育課分五個多元化的範疇,共設十個課程供學生選擇,包括:劇樂大搞作 (音樂劇組)、小結他演奏廳、小演員訓練班、小小豎琴音樂之旅、K-Pop街舞組、iPad e樂團、福德獅藝隊、小心地下有滑板、耍出我天地(雜耍/劍球)、功夫者聯盟(以普通話授課)。

學習活動
學生佳作